今天,在社區的報紙上讀到一篇新聞,內容大概是描述,一位24歲的婦人,Alison,意外的發現自己懷了一個女寶寶,全家人都滿心期待寶寶的到來,甚至為她先取了個名字" Stella".在妊娠38周的某一天,Alison發現寶寶沒有胎動,過了幾天後,在她媽媽的催促下,Alison到醫院就診.
護士先過來為她做一些基本的檢查,確定找不到胎兒心跳,於是,打電話給醫師,醫生到現場,初步檢查後,告訴她這需要進一步的檢查,過了一段時間,超音波推了過來,醫生為她做了超音波檢查,確認寶寶已無心跳了.這前前後後,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.醫生為她施打引產藥劑後,請她回家等候.
加拿大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,全民健保已經是千瘡百孔,雖然看病不用付錢,但是,昂貴的藥費,需要等候一年半載的檢查和治療,都是當地人所詬病的.所以,醫院不願留置病人,一般民眾也不愛上醫院.如果把相同的場景搬到台灣,第一時間只有護士,沒有醫生,病人家屬一定是破口大罵,看到了醫生,還要等上幾小時才能做超音波,這位醫生恐怕會被打得滿地找牙了.確定死產,還想打發病人回家,這家醫院,一定會被告到關門大吉.
言歸正傳,Alison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下,將沒有呼吸心跳的Stella引產出來,醫院裡有一群專業的義工,在最短的時間內,將寶寶梳洗打扮,再由專業的攝影師,趕在寶寶變色之前,為她拍了一些照片,為Alison留下一些珍貴的紀念.這位失去寶寶,心碎的母親難過的表示,她和寶寶相處的時間太短了.
我常常覺得外國人太傻,太天真,殊不知要有錢,第一賣冰,第二告醫生.很多外國家庭,總是在事故發生後,結合更多社會上的力量,無論是透過立法,或是改善設施,將對親人的思念,化成造福更多社會大眾的大愛.事情過後,Alison並沒有告醫師,整天抱著寶寶的照片,以淚洗面.因緣際會下,Alison得知在英國有一家廠商,出產一種專為死產嬰兒設計,類似嬰兒車的冰櫃,名叫CuddleCot,讓死產的寶寶可以長時間保存,而不會發紺.為痛失寶寶的家人,爭取更多的時間,和寶寶好好的相處,慢慢地告別.因為一台要價3500加幣,Alison決定發起一項募款,邀集許多藝術家,捐出自己的作品供為義賣,希望能籌措資金,為社區的醫院購置一台CuddleCot,幫助日後像她一樣遭遇的媽媽,能夠有更好處理寶寶的方式,更快走出傷痛.
記得前陣子,台灣也有一則類似的案件,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結局卻大不相同.家屬因為痛失寶寶,於是,將悲憤的心情,一股腦的加諸在努力照顧她的醫生身上.如果,國內能有像這家醫院這般同理心的處理方式,讓家屬能多一些和寶寶相處的時間,有更多的時間接受事實,消化情緒,也就不會有後續這些失去理智,令人遺憾的新聞事情發生.
告別,對失去親人,特別是在意外中痛失親人的家屬而言,是一件非常重要,卻不容易的事.記得弟弟過世後,對於要不要將他的電話號碼,從手機中刪除,掙扎了許久,兩年過後,既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捨,在心裡輕輕地說聲再見後,也只能忍痛按下刪除鍵後,向他揮手道別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