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,經貿往來的頻繁,整個世界已經縮小成一個地球村,因應不同國家民族的溝通,語言就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.舉兩個我周邊發生的例子.

 

       有一位朋友的先生,台灣日語系畢業,中年轉業,他應徵日商公司,因著中文的底子,被派駐到中國當幹部,負責訓練員工,後來受不了大陸的環境,辭掉工作.又因著日語的能力,輕鬆的轉業成功,回到日本工作.

 

       另一位台灣人,航空公司技師退休,太太是德文系畢業.夫妻倆打羽毛球時,認識了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德國人,儘管這位先生英文說的5566,但是太太會說德語,和這位開公司的德國老闆成為好朋友.因為想拓展大陸市場,於是,德國人聘用了這位不會說英文和德文的先生,於是,這位六十多歲的先生,在這裡開創了另一番事業.

 

       有一些著名的網球選手,例如精通多國語言的Roger Federer和Novak Djokovic,在世界各地巡迴比賽,賽後接受訪問或致詞時,總能流利地用當地的語言,侃侃而談,總是獲得當地球迷的喝采.所以我相信,語言不僅是一個工具,更是成就個人未來的力量.

 

       加拿大明文規定,在中學畢業前,一定要選修第二外語.如果在原居地,有上到八年級的國文,就可以不受規定限制,只要參加華語的挑戰考試.非常慶幸的,姊妹倆都沒有修習中文滿八年,都必須選修第二外語.

 

姊妹倆分別選修了法文和西班牙文.Vanessa去年的法文老師,教學嚴格,但是非常有法國女人的慵懶和優雅,她覺得獲益良多.

 

 player.jpg  

 

       今年換了老師,她認為新老師總是放錄影帶混時間,但是,老師每天會用法文教他們一句有趣的話,比如說"隨便啦!","都是你的錯","生日快樂"...等.她總是在下課後,用這些"粗話"問候我.

 

姐姐去年的西班牙文老師,是一位拉丁美人,身材火辣,教學活潑,學生都非常喜歡她.

Zurowski.jpg

 

       今年換了老師,她也覺得沒有去年好,但是今年的老師,派了一個有趣的功課,要他們用西班牙文,拍錄一段影片,介紹自己的家,整段影片都要說西班牙文,不能看字條或手稿,所以過程非常的爆笑,她們還學電影,將NG片段,剪接在片尾,姊姊覺得非常好玩.

 

 

 

學了第二語言後,不知道對他們未來會有多大的幫助,但是,至少姊妹倆在看電視,常常會很興奮的說"oh!oh!oh!這句西班牙文/法文,我聽得懂耶!"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董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