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 我們家的小孩,非常愛吃冰淇淋.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她們每到一個旅遊地點,第一件事就是找冰淇淋吃,來決定這個地方值不值得再來.所以,她們嚴然是冰淇淋專家,只要吃一口,就可以告訴你,"太甜","不夠綿密","香料太多","像牙膏",或者"有咳嗽藥水味."他們甚至冒著2,3度的低溫,站在門外吃冰淇淋,只為試驗,最適合吃冰淇淋而且不會溶化的室外溫度.雖然說來說去,還是家裡冷凍庫裡的"熱狗牌"冰淇淋最好吃,但是,每次出門,還是會忍不住買一枝來滿足一下.

  第一次聽到31冰淇淋,是念大學的時候,班上有一位哈日的女同學,每天照著儂儂雜誌上,模特兒的穿著來打扮自己,一到每個月的13日或31日,她就會在下課後,急忙整理書包,說要趕去吃特價的冰淇淋,對我而言,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,那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.

   後來聽說,31冰淇淋熱潮退去後,很多分店紛紛關門大吉,有好一陣子,沒在市面上看過這品牌.再看到它,是在高雄一家日系百貨公司的地下室,不同於一般的冰淇淋,它會把冰淇淋和各種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,有跳跳糖,有布朗尼蛋糕,有巧克力餅乾脆片,更有的是紅豆,真的有三十一種口味,小朋友非常著迷於他們五彩繽紛的顏色,和各式各樣的口味.


   剛到這個城市時,有一次在街上迷路了,想不到竟然在街角看到31冰淇淋,小朋友非常的興奮,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進去,這個星期天,趁著陽光普照,我們特地驅車前往.

看到這熟悉的招牌,小孩們忍不住,興奮的在車裡尖叫


   進到店裡,非常讓人失望,和我們想像中,窗明几淨的櫥窗,和善招呼的店員,以及舒適的享用座位,完全不同.原來這只是在一家小雜貨店裡,位在角落的冷凍櫃.印度店員對於我們研究半天,遲遲沒有決定,感到不耐煩.


   最後還挖錯冰淇淋,小朋友吃到的,都不是他們點的.Vanessa 的巧克力布朗尼太甜,第一次聽到她嫌甜的冰淇淋,我的花生巧克力太油,只有姐姐對他的草莓起司蛋糕感到滿意.


   回家上網google了一下,才知道31冰淇淋,1945年源自於美國,後來1973年進軍日本,在日本日本富士山麓的工廠做了調整和生產後,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連鎖專賣店,所以,我們在台灣吃的,應該是日本進口的,難怪我們吃不習慣美國口味.

   雖然評價不高,但是小朋友還是非常期待,希望還有機會再來吃一次.或許他們尋找的,是一種熟悉的台灣回憶,而我享受的,是年輕時不敢奢望的夢想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董董 的頭像
    董董

    Adventure Time in Surrey

    董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